“你来评评理,看我到底该不该说她?”
元月的一天,下午下班刚进门,即见家中父女二人大眼瞪小眼,剑拔驽张。
原来,即将期末考试的女儿发了寒假作业,回家后她一口气将寒假作业做了二十几面,老公让她先做家庭作业,女儿不听。
“我说一句,她抵三句,还振振有词说反正是搞学习。”老公气呼呼地。
晚餐时,我先肯定女儿主动做寒假作业是爱学习的表现,女儿小脸阴转晴,得意地瞥了瞥老公。
“如果晚上回家,你没吃饭,外面有一个老婆婆也没吃,妈妈先去给她做饭,让你饿着,你觉得妈妈做得对吗?” “不对。”
“你现在做寒假作业和我先去帮老婆婆做饭是一个道理。都是好事,只是把自己该做的事不做完,先做别的就显得不太合适。你说呢?”
女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还有,爸爸说一句,你说三句,是不是不尊重爸爸?”
“对不起,爸爸。”女儿朝老公吐了吐舌头。
一场风波烟消云散。
记不得是第几次当“裁判”了,只记得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后,通过学习各种心理学书籍特别是参加武大心理咨询师培训,我不仅在与服刑人员咨询时尽量营造宽松的氛围,在家里对女儿也开始讲究谈话艺术,很快将女儿从老公身边拉过来,成了我的忠实信徒,时不时控诉老公的“暴行”,“失宠”的老公悻悻然却又无可奈何。
当然,心理咨询技巧更多的是应用于工作中。记得去年年底的一个周末,监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统考。那天气温在零度以下,我作为工作人员在三监区考场监考。李副科长宣布了考场纪律时,我注意到有几位服刑人员将棉袄敞怀,里面隐约露出夹带的纸张。
“天气很冷,考试时间有一个小时,请大家把棉袄扣好,小心冻着了!”我说。
“警官,您真关心我们啊!”话音刚落,就有一位服刑人员感激地说。考场上敞棉袄的将扣子全部扣上,其余的虽穿得齐整,也下意识地将棉袄整了整,搓了搓手。
一个小时的考试秩序井然,学员们认认真真地做题,未发现作弊现象。
前日,应邀到五监区采访一服刑人员张X。其子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经监狱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得以圆满解决。分监区民警将正在劳动的张X喊到办公室,向他讲明来意,当时办公室只有二把椅子,他进来后,已经没有了座位。
见张X站着,心理咨询的职业习惯使我坚持也站起来采访。我的尊重让张X意外地感动。旁边的民警站了起来,将座位让给张X,又到另一间办公室搬来了一张凳子,都坐下后,采访才正式开始。
在良好的谈话氛围中,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结束时,张X再三对监狱及社会各界对他的关心表示感谢,对我对他的尊重流露出深深的感激。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以来,深感心理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是一门精雕的艺术。它不仅渗透到我对服刑人员做咨询的工作中,让我体会到工作的快乐,也使我的家庭关系更加融洽,我要衷心地感谢你,心理咨询。
地址:湖北省江北监狱教育科 邮编:43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