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讯 要不是一位在新疆服刑的象山籍囚犯寄给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辉忠的感谢信,何利彩助困八年的感人事迹还不为人知。
2006年6月13日,一封来自遥远北疆阿拉尔市的信件放在了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厅长王辉忠的案头。王辉忠阅毕,随即批示:“详细了解该民警的事迹,应该总结宣传,这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写信人名叫沈志林,是一名正在南口监狱服刑的象山籍犯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鼓起勇气,给家乡的公安厅长写信?由此,一封信、一个疑问,引出了一段延续多年、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沈志林就先后因盗窃、伪造计划供应票证罪被判刑两次。1999年,沈志林再次犯罪落网被判刑。这一回,因罪行深重,他被判了20年。
高墙内的生活让沈志林躁动的心逐渐平静下来。然而2000年,沈家发生了很大变故,先是沈志林的妻子提出离婚,将年幼的女儿阳阳扔给了爷爷奶奶,不久阳阳的奶奶从楼上摔下来,一条腿残疾,接着,70多岁的爷爷也病倒了,失去了经济来源的阳阳将不得不面临辍学的境地。狱中的沈志林焦急不安,无心服刑。他知道自己的一生算是完了,可女儿不能不读书啊。
就在这绝境之时,沈志林想起了一个人——何利彩。
沈志林之所以记住她,仅仅是因为一件小事。一次,沈志林在丹城菜场与人打架,将对方打成轻微伤。何利彩知道沈志林是有前科的人,为了挽救他,何利彩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一边严肃批评教育了沈志林,一边耐心做好对方的调解工作。经过努力,事情得以圆满解决。这件事虽然不大,但何利彩热心助人的形象却深深地扎在了沈志林的心里。
“这是一个好警察。”沈志林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沈志林提笔给何利彩写了封求助信。事隔多年,即便是作为当事人的何利彩也无法回忆起对沈志林的印象。为了摸清情况,何利彩亲自找到了阳阳的家。
沈家的贫困让何利彩不禁潸然泪下:一坯类似于简易工棚的屋子被布帘隔成了两间,家电只有两台电风扇,几个水瓶,床上躺着生病的奶奶,和佝偻着腰、蹒跚行走的爷爷。何利彩又走访了阳阳的学校,老师说阳阳学习挺努力,性格很内向,不说话,特别是生活很简朴,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100元,这学期的学费还没着落呢。
何利彩当即从口袋里拿出400元钱,替阳阳交了学费。她还跟阳阳的老师约好,学费的事情由她负责,坚决不能让阳阳辍学。
其实,她和阳阳并不熟悉,相识不过一天,她们本来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难道是因为她也是一个母亲,还是因为她是一名人民警察?
“阳阳,你要好好读书,有困难记得找阿姨。”何利彩擦干了阳阳眼眶里含着的泪水。就是这一句承诺——在何利彩的身上,一背就是6年。
16日,记者见到阳阳时,她买回了蛋糕给爷爷庆67岁生日,昔日的女娃已经长成了漂亮阳光的大姑娘,口齿伶俐,待人大方,十分礼貌,“这都是阿姨教给我的改变。”阳阳说,在她心里,叫阿姨比叫妈妈更亲。
在何利彩看来,阳阳生长在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里,幼小的年纪就面对了很多不幸的打击,她不仅需要经济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支持和鼓励,何利彩想利用春节长假的机会,与阳阳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让她重新看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过年了,买新衣服、拿压岁钱、走亲戚……阳阳一样也不少。“阿彩又多了个女儿。”亲友们这样开着善意的玩笑。何利彩不仅用无私的母爱去温暖阳阳冰冻的心灵,还刻意让自己的女儿与她结成好朋友,一起看书、温课。
是何利彩慈母一般的柔情融化了阳阳紧闭的心扉,她悄悄地告诉何利彩,她想早点出来工作挣钱,让生病的奶奶早日康复。“阳阳,你现在还小,奶奶生病的事情让阿姨帮你,读书好,才有出路,知道吗?”何利彩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阳阳继续读书。
沈孝芳常常说“对不起何利彩”,因为,老人家觉得麻烦她的地方太多了,“付学费、给零用钱、买衣服……何利彩对我们阳阳真是比女儿还亲啊!”虽然,阳阳的亲生母亲也在丹城,但是,与阳阳经常联系的反倒是何利彩。
懂事早的阳阳初中毕业后,一个人悄悄地跑到宁波学美容,想早点打工赚钱。费劲周折,何利彩找到了阳阳,见姑娘学习刻苦,没有学坏,舒了口气,说学技术可以,但一定要学精,把阳阳一揽子学费、生活费全包了。
如今,在何利彩的介绍下,19岁的阳阳进入了象山一家有名的美发店做学徒,这个月开始领工资,阳阳说,以后,她要像何阿姨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段时间,阳阳与父亲没有任何感情,沈志林在监狱看着遥遥无望的刑期,也一度心灰意冷,去年,在当地媒体的联系下,沈志林与家人还有何警官有了一次亲情通话,在何警官的感化教育下,阳阳终于在电话里喊出了“爸爸”,沈志林热泪下跪,感谢何利彩对家人的帮助与对自己的教育。
何利彩8年如一日的对犯人沈志林一家的扶助,才有了本节开头的那段插曲,沈志林给厅长去信。如今,安心在监狱服刑的他屡获减刑,有望3年后释放回家,何利彩高兴地表示,回来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这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