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化是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的首要内容,作为普法工作优胜单位的长湖监狱,监狱党委历来重视监狱法制工作。近年来,该监以创新普法为载体,以执法监督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规范法制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监,有效提升了监狱执法质量,确保了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以创新普法为载体,深入推进依法治监,构建公开和谐的法治环境
该监以依法治监为总揽,以全民普法教育活动为契机,针对民警、罪犯、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以创新普法为载体,较好地构建了一个公开和谐的法治环境。其一:更新执法理念。执法理念是执法工作的先导。面对监狱执法工作不断涌现的新变化、新问题,监狱以更新执法理念为切入点,通过开办执法实务培训、法治理念讲座、“法治宣传月”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以“弘扬法治、重塑理念”为主题的多层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民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的理念,使公正执法成为监狱民警的自觉行为。其二:法律进监区。以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座、在《新生报》上开辟“律师信箱”专栏、成立监狱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多种形式,增强罪犯法制观念。通过法律咨询和援助,不断增强罪犯的法律意识和认罪悔罪意识,促进罪犯遵规守纪、积极改造。其三:监狱法制工作向社会延伸。不定期开展“监狱长接待日”、罪犯亲属进监帮教等活动,向罪犯亲属广泛宣传监狱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深他们对监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今年2月、5月分别开展的“监狱长接待日”和“百名亲属进监帮教活动”,为罪犯营造了良好的改造氛围,受到罪犯及其亲属的热烈欢迎。
二、以执法监督为重点,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打造公正有序的执法环境
公正执法是监狱法治的核心,执法监督是监狱法治的保证。为此,该监专门成立法制办公室(现改为法制科),以执法监督为重点,从监狱执法领域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罪犯最关注的环节入手,加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着力打造公正、有序的执法环境。事前监督:规定对规范性、制度性文件就其制订的主体和内容的合法性履行前置审核程序,从制度层面上加强监狱执法工作的源头监督。今年以来,针对监狱由三级管理向二级管理转变的实际,对《会见中心管理制度》等6项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事中监督:着力加强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重要刑事执法环节的程序和部分监督,细化和强化狱务公开,通过公开促进了公正,也有效规范了监狱执法行为。据统计,仅2006年,该监先后办理罪犯减刑1279人,假释18人,保外就医17人次,实现了无差错和零投诉,使监狱执法工作真正成为“阳光工程”。事后监督:加强备案工作。对罪犯的处罚和重大考核行为(一次性加5分、扣3分),及时报送法制科备案。对考核中的纠错必须经狱政支队和法制科共同审核,并对备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截止目前,已备案46件,考核纠错40起。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有效提升执法公信度,营造公平文明的改造环境
权利保障是监狱法治的标志之一。监狱以依法保障罪犯权益为着力点,加强制度建设,积极为罪犯营造公平文明的改造环境,有效提升了监狱和民警的执法公信度。一是制度建设更趋完善。针对新形势与老制度不配套的情况,监狱深入调研,先后出台《罪犯申诉控告检举处理办法》(“监狱长信箱”管理办法参照办法执行)、《即将刑满释放人员调查制度》等。其中规范了“监狱长信箱”信件的处理程序,使信件的签收和限期办结更趋制度化。这些制度的出台,既强化了罪犯的权利保护意识,又拓宽了执法监督渠道。二是监狱执法更趋公正。监狱法制部门根据“监狱长信箱”、刑释前谈话调查等所反映的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罪犯对监狱整体执法情况的评价及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执法质量综合评估,在当月的监狱管教例会及时进行通报,有错必纠,责令限改。据统计,从2006年 1 月到2007 年5 月,“监狱长信箱”共收到信件 82封,处理办结率为98%;调查即将刑释人员1360人,有效保障了服刑人员“维权”通道的畅通。三是监狱的执法公信度有效提升。以前“监狱长信箱”的信件内容以检举为主,现在多数是向狱方诉求医疗救济、法律困惑、家庭困境等。在法律的公正、公平、正义的范围内,监狱对罪犯的诉求,事无巨细,均有回音,排难解疑,反馈迅速,使罪犯主动向狱方反映问题,诉求于监狱。“监狱长信箱”成为沟通罪犯与监狱的一个良好通道。今年4月,患有严重支气管哮喘的罪犯张某,通过信箱表露想到青春医院作进一步治疗的愿望,监狱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依法启动保外就医程序,特事特办,立即给他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张某及其家属十分感激。今年以来,“监狱长信箱”较好地解决罪犯的各类诉求25起。妥善地解决好罪犯的诉求,较好地促进他们安心、积极改造。同时,也有效提升监狱的执法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