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本报讯四哥在接见时,对家中是否收到接见信而再三追问姐姐,而洁癖者因对话筒的卫生状况感到怀疑,说话时离话筒很远……
昨天,记者在北京市第二监狱看到,由服刑人员自拍自导自演的5集心理短剧“大墙里的故事”正在热播,并引起强烈反响。
短剧中主人公的言行具有一定的反社会的倾向,在实际的改造生活中类似情况并不罕见
大家搬入新监舍后,都在积极地打扫卫生,只有小岩一人躺在床上。在学习时大家都在议论监狱的环境是越来越好,可小岩却对社会对监狱的改变不以为然。反而怨气冲天,牢骚满怀。他在与另一服刑人员老半聊天中,对即将刑满释放离开监狱的老半大肆灌输出去以后还要去偷去抢去报复。在听到服刑人员江民的妻子下岗的消息之后,立即把一肚子的不满发泄出来。在得知有单位来监狱帮教,可能会带来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结果对方却意外带来了一些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他失望、不满。觉得全社会都对不起他。
剧中的情节和演员们略显夸张的表演,不时引来观看该剧的服刑人员们的捧腹大笑。
但大笑之余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检讨自己:我是否有这样的心理问题?有关人士介绍,这集短剧中主人公的言行,明显具有一定的反社会的倾向。这在实际的改造生活中并不罕见。
5位主人公实际代表了“焦虑、强迫、反社会、疑病、虚荣”5种狱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四哥、老半、胡子、小岩、老姜是心理剧的主角。在戏中,5人住在一个监舍,性格各异。四哥戴黑边眼镜,是个知识分子,乐于助人,就是什么事都放不下心。叠被子总担心不够方正,一有空就鼓捣。
胡子身体强壮,可是总好疑神疑鬼。有一次听说某健身教练心脏病突发死亡后,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最后“病”得连路都走不动了。还是四哥带他到监狱医院检查,吃了一片钙片后,胡子才“恢复”了健康。
5位主人公实际代表了“焦虑、强迫、反社会、疑病、虚荣”5种狱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剧中所演内容,全部是发生在服刑人员身边的故事,5集心理短剧全部由服刑人员自编,自演。除了总导演是狱警,其余工作人员全部都是服刑人员。
监狱通过内部闭路电视统一播放。服刑人员笑称:“大墙内热播大墙故事”,其受欢迎的程度,从未见过。
服刑人员夏某说,心理短剧不仅让他们在一种非常轻松的状态下,了解并掌握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娱乐。
6名心理咨询员实行“挂牌制”。服刑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点名”要求咨询
据不完全统计,5集心理剧播放当月,整个二监服刑人员心理咨询主动求询率比过去上升了将近4倍。
该监狱专职心理咨询员常向晖对记者说,二监是本市专门关押重刑犯的监狱,在这里服刑的多是被判无期、死缓的罪犯。服刑时间长,心情较压抑,极易出现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等各种消极情绪。大部分重刑犯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为此,监狱采取各种措施,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了专业心理咨询员。
目前全监狱共有6名专职心理咨询员。6名心理咨询员实行“挂牌制”。所谓挂牌制,即把6个人的姓名照片和“寄语”公然挂出,服刑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点名”要求咨询。
此外,监狱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互助小组,举办心理漫画展等,目的就是让服刑人员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预防和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使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
更新:20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