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省周口监狱的报告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监狱确立改革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一年选准一个着力点,大胆推行革新措施,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实现了“一年一变样,年年有亮点,五年大变样”,监狱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成为统揽全局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了连续3年零8个月的监管安全,是建狱以来的最长安全周期,全狱危险犯转化率保持在95%以上,改好率达98%,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新思路
几年前,周口监狱是名副其实的烂摊子。“5·5”罪犯凶杀案正处在侦破阶段,农业因连年自然灾害欠收,造成了监狱经济工作处于低谷,职工工资拖欠长达半年,一年没有报销过医疗费,部分干警对监狱发展前途丧失信心,警察职工队伍不稳定又给监管安全工作带来潜在的隐患。同年5月30日,王卫安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来到了周口监狱任监狱长。一连两个月,在监狱方圆100华里的数十个关押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白天他查看监管设施和服刑人员生产情况,晚上他和老职工、基层干警促膝长谈,仅工作笔记就记了满满5本,1000余页。在他的倡导下,监狱党委很快就形成“抓稳定、理程序、讲团结、树正气、严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在全狱警察职工中开展了“周口监狱应当怎么办”的大讨论,鼓励广大干警和肮の嘤姆⒄瓜准葡撞摺?
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通过查摆问题和不足,周口监狱找到了体制不顺、机制乏力、人浮于事等弊端和沉疴。思路就是出路。监狱长王卫安在党委会上坦言,“改革是我们惟一的出路,束手束脚啥事也弄不成,一旦发生问题由我承担第一位的责任。”一时间,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成了周口监狱议论的话题。于是,抓改革、重落实、求发展、促稳定的工作思路就这样确立了。随后,周口监狱出台了用工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在改革过程中,王卫安率先垂范,狠抓落实,用人格的力量带队伍,在干警中弘扬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道德风尚,提倡团结、务实、勤政、高效的工作作风,使全狱上下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狱办职能公司实现了社会化运作,减少了对监狱企业的依赖,逐步推向市场,参与社会竞争,优势已显现出来。通过三项制度改革,监狱把员工工作绩效与个人工资、职位升迁有机结合起来,取消了大锅饭,从根本上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
为了落实从优待警政策,解决住房难和就医难的实际问题。周口监狱积极运作房改和医改,把周口监狱纳入社会化管理序列,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每年为监狱节约开支500多万元,同时,监狱职工的住房条件和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自2001年至今,周口监狱累计建房近40000平方米,是在此之前该狱几十年建房面积的总和。为了顺应监狱布局调整的大趋势,回避经营风险和监管安全风险,周口监狱果断退出土地耕作和畜禽养殖业、砖瓦业,实行土地和养殖场地的对外租赁经营,仅此一项监狱年净增加收入800多万余元。同时他和监狱党委一班人主动运作,兴建加工业厂房8000多平方米,不断发展壮大加工业,为服刑人员提供习艺场所。
随着改革措施的不断落实,警察工作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每个人都充满了锐气和活力,大家在工作中发扬团队精神,“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2004年,河南省司法厅、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工作组来周口监狱主持召开民主生活会,征集群众对该监狱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周口监狱广大干警和职工由衷地说,“不是上级领导给我们配备了一名这么好的领头人,周口监狱根本不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安全监管结硕果
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惩罚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周口监狱在经济困难,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总是想方设法优先保证监管业务经费,保证服刑人员的伙食标准和身体健康,在领导用车、经费开支等方面精打细算。可是在提高物防和技防的投入上,王卫安却舍得花大钱。他坚持参加承包单位的监管改造情况分析会,及时掌握监管工作动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经常到各关押点做安全检查,全狱的13个关押点转一圈下来至少需要6天,围绕所有的大墙转一周就是50多公里。
监狱是一个特殊场所,监狱人民警察要铸造灵魂、培植新人、耕除杂草、扶助病苗。服刑人员王某,因拐卖儿童罪,夫妻俩分别被判刑四年,家里撇下两个孩子。2002年7月,其13岁的女儿一路颠簸,从老家来到监狱,要求看她的父亲,王卫安得知此事后,亲自安排王某和女儿会见,并批准他们共餐,还派专人陪同王某的女儿回到老家,并带去了麦种、书包、书籍和数百元干警的捐款。通过监狱热线,让王某和在女子监狱服刑的妻子通了电话,述说了家里的情况,使王某深受感动,积极改造,获得了减刑奖励。服刑人员陈某身患重病,王卫安了解情况后,亲自安排其到医院治疗,后来陈某因符合条件,被批准保外就医,王卫安根据陈某家庭状况,决定给陈某2000元的补助。“监狱警察出钱给犯人治病”在陈某的家乡传为佳话。
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贯彻和执行,同时,人情化改造和管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周口监狱秉公执法,严格依法办事,在服刑人员最为关心的减刑、假释问题上,推行“三公开、两公示、一监督”制度,保证了刑罚执行的公开、公平、公正。近年来,这里没有服刑人员因减刑引发矛盾,更没有一名服刑人员因减刑上诉,刑事奖励已成为服刑人员弃恶从善的催化剂。他们还采取了亲情共餐、亲情电话、亲情帮教等奖励措施,深化温情教育、社会帮教、心理咨询与矫治等教育措施,办起了狱内超市,美化监舍区环境,丰富监区文化生活,使服刑人员深切地感受到干警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全狱危险犯转化率保持在95%以上,改好率达98%,实现了连续3年零8个月无押犯逃脱、无重大事故发生,创周口监狱监管安全史上最好成绩,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而今迈步从头越
通过近5年的艰苦奋斗和拼搏,如今的周口监狱已是今非昔比,职工收入多了,楼高了,路平了,环境变美了。在周口监狱采访,王卫安总是说,“一线干警最辛苦,多宣传宣传他们吧”。然而干警们却说,“多说说我们的监狱长吧!”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王卫安来周口监狱的四年,办公室、各个独立关押点,周而复始的运动,占去了他每天二分之一的时间,如果按8小时工作量计算,仅这4年他已经完成了6年的工作量,谁也无法算清,他究竟有多少个白昼黑夜、节假日是在忘我的工作中度过的。4年来,他没有在家过一个除夕。面对执法者的责任和做儿子、做父亲、做丈夫的责任,他选择了前者。王卫安的妻子当年随他调到监狱后被分配到干训科工作。后来,按照组织要求,监狱领导配偶、子女凡是在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要调离。当时,其他监狱领导考虑王卫安的爱人并不从事组织人事工作,不准备变动她的工作。王卫安知道后,坚决要求把其爱人调离机关,充实到基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卫安的带头,就是无声的榜样。当时有3名班子成员的配偶或子女都全部按照规定调离了工作岗位。近年来,王卫安的爱人由所在单位党支部两次推荐为共产党员先锋岗,到了王卫安那里都被划掉了。
逢年过节,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走动也成了某些官员发财的机会,而王卫安面对地方上一些单位和监狱一些同志送来的钱物,却是另一番考虑:如果收下,就要弯下腰给别人办事,挺直脊梁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王卫安一次次拒绝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礼物,对一些当面推辞不掉的,就上交监狱纪委。在纪委的登记册上,有据可查的仅2001年以来折合人民币就达10余万元。这验证了王卫安常常对身边人所说的一句话:“只要能管住自己,挺直脊梁,就能坦然的面对一切。”
截至去年底,周口监狱全部还清了历年拖欠职工的800余万元欠款。而这些欠款大都是在王卫安到任以前形成的。如果继续挂账,800万余元就会转化为盈利,成为显赫的政绩。但王卫安却认为:“职工的事比天大,政绩不是构筑在虚幻空间上的浮华,而是沉淀在职工心底的认可”。难怪在一次基层座谈会上,许多职工提到今日的周口监狱都会感慨地说:“没有王卫安,就不会有周口监狱的今天,我们连做梦都没有想到变化会这么大!”王卫安却说,“周口监狱取得这样的成绩,有这么大的变化,是省司法
厅、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狱广大干警和职工奋斗的结果,我个人只是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摆在我们面前的路还很长很长……”
更新:20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