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已经闭幕一段日子了,但残奥会圣火仍然久久不熄地燃烧在晋中监狱服刑人员心中。
北京残奥会已经闭幕一段日子了,但残奥会圣火仍然久久不熄地燃烧在晋中监狱服刑人员心中。
在该监民警的引导教育下,服刑人员重温着残奥运动员精神的强健、生命的坚韧……在感悟残疾人体育的独特之美的同时,也将这种顽强精神注入到改造生活中去,追求和书写着重塑人生的梦想。
重塑自我就是全部
残奥会期间,晋中监狱特意调整作息时间安排服刑人员全程观看了开幕式,所有服刑人员的心灵被美妙绝伦的开幕式所震撼。无论是100名聋人舞蹈演员用双手演绎着心语心声,还是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一条腿的喜爱芭蕾的小姑娘李月轮椅上的飞旋舞步,都阐释着何为不向命运屈服。而屏幕前的这些因犯下人生大错正处在人生最低谷的服刑人员,面对这一幕幕对生命的礼赞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感触极深。
监狱服刑人员篮球队队员,今年刚20岁的申某说:“勇于挑战自我是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最伟大的精神,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重塑自我才是改造的全部。”
在观看中收获力量
如果说,观看残奥会赛事,在部分服刑人员收获的是感动,那么还有一群服刑人员,收获更多的就是力量了。
十五分监区老残病犯较集中。太原籍服刑人员王某,31岁,右腿因交通事故高位截肢。这次残奥会电视节目,他一次不落,看了个够。
“运动员那种向上的斗志,深深地感染了我,也给了我改造的力量。参加残奥会标枪比赛的人,有许多人都有假肢,他们掌握平衡都困难,却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王某说,“其实,改造中的残疾人都有自卑的一面,但监狱民警不仅不歧视我,还专门安排了一名服刑人员照顾我的生活起居,我不能辜负民警的关心和关怀,我不愿与社会脱节,我要在改造中争取最大的成绩。”
提到这次观赛,该分监区右上肢残疾的程某某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运动员那种拼搏的精神。我挺理解他们的,作为一名残疾人总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和他们比起来,我就很惭愧,身体是残了,但更可怕的是精神也残了。然而他们是我的榜样,我要在改造中重塑形象。”
其实,深受感染的远远不止他们,智力上有一定残疾的胡某某在观看残奥会电视转播节目时一个劲地鼓掌,不论谁叫他,似乎都听不见。也许在他的世界里,赛场上的这些人已经幻化为一个个英雄,在向他招手呢!
为了新生我要努力
鸟巢、单腿女孩、芭蕾王子、聋哑人,这个奇异的组合却成了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动人的一幕。地震中被截掉左腿的11岁女孩李月,更是用自己的坚强诠释着这个节目的主题,成为“永不停跳的舞者”。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监狱依法管理,文明施教,为每个服刑人员铺设了一条奔向新生的希望之路。
该监服刑人员新生艺术团团员刘某某观看了残奥会后,在“奥运与改造”主题征文中写下“新闻记者采访李月时,李月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了梦想,我要努力一次’感动了我。的确,地震能夺走她的腿,却不能夺走这个11岁女孩的梦想。于是,在北京的国家体育馆才有了她穿着粉色的纱裙,傲然起舞。我也有梦想——新生的梦想,我要付出百倍的改造汗水,追求它、实现它。” (晋中监狱教育科推荐)
更新:200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