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人 易 安
访谈人 丁 宁
访谈地点 北京某出版社
访谈时间 2001年6月16日
录音整理 丁 宁
文稿编辑 薛宁兰
易安,46岁,大学文化,高级编辑。婚后,不能忍受丈夫的殴打与谩骂,先后两次提出离婚。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摆脱了前夫对她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在她以下的叙述中,既有对自己受暴经历的描述,又有一个知识女性对婚姻的理解,对丈夫施暴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感受。
说起来我很幸运。我是1971年初中毕业的,赶上“文化大革命”之后第一批恢复高中,我读了两年高中。但幸运中又有不幸,我又插了两年队,然后回到工厂当了3年工人。恢复高考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1978年入学的,毕业以后进了杂志社。我觉得社会与家庭从小都给我一种奋斗教育。父亲给我的影响很大,他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大夫,是我国有名的专家,后来到联合国做医疗官员。他一生都在奋斗,他把生命填到每一个时间的格子里,一天一天积累起来。我父母都很努力。我们家可以说是一个模范家庭,整个家充满一种乐观向上的氛围。我有很多男孩子的性格,比如换煤气上楼,搬不动,我会一层一层往上拖。(我家)什么事都大家齐动手。我父亲是全家最忙的一个人,不能什么事都推给他。我们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我父亲做事很有条理性,我们也受他的影响,就连谁洗碗都轮流安排。吃饭的时候一家人总是交流得很热烈,吃完饭以后就各忙各的。从小父母就不让我们玩牌、坐在马路上聊天儿什么的,只让我们看书。“文化大革命”中没书看,就看字典、看地图,家里什么书都让我们看。
我小时候很喜欢写东西,不管写什么,父母都让我写,说这是正经事。正是因为养成了这种习惯,使我后来做成了不少事。比如我生下女儿才100天,就开始研究晚清史。我已经写了不少专著,差不多有6本了。我还发表了许多报告文学,大概有二三百万字吧。我觉得我这一辈子过得不后悔。在我写作过程中,无论采访谁,传主多有名,我都觉得和他们人格平等,并不仰视当然也不俯视他们。我一直做名人专访,许多人后来都成了我的朋友。我非常注重人格平等,这也是我不能容忍家庭暴力的一个原因。虽然我并没有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即便是精神虐待我也受不了,我不能接受对人格的伤害。尤其是我并没有错。
我是在北京一个医院宿舍大院中长大的。父母之间的感情非常融洽,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一个大夫一个护士的组合被人们认为是最理想的。我们家被公认为是个模范家庭。父亲比母亲大6岁,他对我母亲非常好。我父亲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他不但承担着家里的生计开销,家务事上还很能干。他是上海人,甚至还会做衣服。我父亲绝对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很有主见,同时又很顾家。我和我妹妹从小就认为,当丈夫的当然就应该是这样一种模式。我们从来没想过会有其他类型的男人,而我丈夫和我父亲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我根本没有想到会有家庭暴力这种丑陋现象。
问:他什么时候开始打你的?
我们结婚后,一开始还好,他只是动嘴,到后来他居然动起手来打我。第一次动手是1994年。当时我的一个朋友约我写一个电视剧脚本。我拿到大纲之后想,我约谁写都是约,不如让我先生来参与。他平时懒散惯了,这十几年也是没有什么成果,评高级职称有困难。我当时已经是高级职称了,而他还是中级职称。我想,能拉他一把就拉他一把。其实,以前我也给他创造过机会,我甚至通过朋友把版面都给他留好了,让他写东西。可他总是一拖再拖,直到拖黄了算。情愿有时间喝酒、看影碟、看电视、找朋友聊大天儿,就不肯做这些正经事。这次让他干,我每天都在催他,告诉他该动手了。他说:“没问题,没问题,你放心。”我说:“还有一个星期就要交稿了,你有3集要写呢。”我怕多了他写不了,少了评职称又不管用,就给了他3集。平时家务都是我做,像做饭、收拾房间之类。孩子睡了我再写东西。我一个劲儿地工作,而他就是不动。只剩1天了,第二天要交稿了,他说:“没问题,没问题,今天晚上我都给你赶出来。”你想想,这一个晚上如何能赶出3集来?我事先想到有可能会是这种结局,就预先做了准备。
第二天我就问他稿子完成了没有,他不理我。他实际上连1集也没写完。我让他都给我,我去开会,开完会再去交稿。他拿给了我,告诉我:“你看吧,就这么多!”我当然不开心,我说:“跟你说了多少回,前十几天我就催你。你如果写不了,我可以找别人,不一定非你写不可。”他一听这话,急了,上来就要抢我手里的稿子,我不给。因为这不光有他写的东西,还有写作提纲,我找别人补窟窿也得用,得照这个体例、风格来写。他上手抢,我不给他,他就动手了。我当时梳着一个马尾辫子,他上来一把就给揪住了,并且抬手就给了我一个耳光。接着又一搡,我左臂撞到了书柜角上,当时就青了一块儿。他冲上来掐住我脖子,要跟我抢稿子,我就不给他。我当时都不知道生气了,我根本就反应不过来了,要知道还有一个编辑会等着我主持呢。作为一个单位领导,我如果不到会,这太说不过去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让他先让我走,他说我不能走,并且使劲掐住我脖子,我都喘不过气来。我说:“你要再不松手,我可要还手了。”他说:“你还哪!”他知道他抓住我双手,我没法还手。我急了,就咬了他一口。我咬他左手虎口的地方,他“哇”的一声叫了出来,我一看出血了。趁他一叫,一松手,我从家里跑了出来。
到了单位以后,我找到领导,请他主持一下当天的编辑会,我就跑出了大门。我打电话找到我的朋友,请他赶快来一趟,我告诉他,我有要事求他。他打车就到了。我让他不要问我为什么,让他赶紧帮我把3集电视剧的脚本抢出来。我说我实在做不了了,请帮我一下。他说:“你别哭,别哭,我一定3天给弄完。”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总算没有误事。
问:你怎么看他打你这件事?
这件事情给我的打击非常大。结婚之前,我就曾和我丈夫约法三章,我说:“你碰都不能碰我一个指头。”我觉得一个男人到了打一个女人的程度,就已经没有什么爱可言了。打人就是无视一个人的尊严。他后来也知道这个事情闹大了。他打完我,我就到我父母家去了,我不回家了。他找到我娘家,通过我父母向我承认错误,父母也给我做工作。被打是一种伤害,心灵的伤害最厉害。心情不好,气滞血淤,会导致很多毛病。我的身体很不好,连我妈都说我这样下去非得癌症不可。我真是不会自卫,气出一身病来。肠息肉、子宫肌瘤、乳腺增生、肝郁,一堆毛病。我心里很清楚,要么我离开他,和他离婚,要么就原谅他一次。当时我还没有觉得到了要离婚的程度,我想维持,起码维持到孩子上高中,所以就原谅他了。打人的丑恶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与这个时代太不相符了。男女在外面的压力是一样的,有几个女人能被当太太养起来?男人凭什么力气多一把就可以欺侮人?这太不平等了。一个人到了可以对太太以拳相向的话,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假如在社会意识上,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丑恶的现象,对此口诛笔伐就好了。让挨打的人有地方去说理,能行之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最重要。如果警察出面干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这种丑恶的发生。加强社会舆论的呼吁和宣传,有利于使暴力在发生之前就消解掉。
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到要离婚?
1994年他第一次动手打我后不久就出国了,他去的是韩国。本来他出国回来后,应该好一点,但是,我发现他酒喝得更厉害了。他每天都喝,中午喝,晚上也喝,在家喝完了还到酒馆里去喝。我后来根本不能对他做任何要求,我对他要求的最后底线是:这个家你什么也用不着管,一切都由我来,你只要别跟我吵架,让这个家还能正常运转就行。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底线没能守住。
有一次,他到他表弟家喝酒,从下午4点一直喝到晚上11点。孩子要睡了,过几天还要考试。我要和孩子先回家,他让我们坐他开的车。我说太危险,就打车带孩子回来了。哪想到,他还先我们一步回来了。他后来说他当时根本不知道是怎么把车开回家的。一个对自己生命都不负责的人,他怎么能对别人的生命负责呢?一个大学老师完全知道交通法规是怎么规定的。自己酒后开车上路不要命也就罢了,还想带着妻儿老小。这还不说,你上了马路,不是对别人的生命也构成威胁吗?我不坐他的车是完全正确的。我到家刚一推门,迎面就飞过
来一个瓷茶杯,我一闪,瓷茶杯飞到冰箱上,把冰箱砸了一个坑,茶杯摔得粉碎。我让孩子赶紧进了房间,什么也没说,就让她洗洗先睡觉。我对孩子说:“回来就是为了让你休息,咱们两个赶紧睡觉。”我刚躺下,他一脚就把门踢开了,张嘴就骂。我拿了一条毯子,走了出来。我说:“你先让孩子睡觉,咱们到客厅去说。”到了客厅,他张口就骂,这时孩子从卧室冲出来,对她父亲说:“你有什么权利这么骂我妈,我从小到大,你管过我吗?”我对孩子说:“你先回去睡觉,我之所以让他这么骂,就是为了赢得一个让你睡觉的权利。”孩子说:“妈,我听着他这么骂您,我怎么睡得着啊!”没想到他居然从半夜1点40分一直骂我到3点40分,不停口地骂,什么污秽的字眼都出来了。我觉得我受到了极大的污辱。
第二天他酒醒了,知道这个事闹大了,就请他的好朋友来当说客。他的朋友让他给我下跪,否则不当这个说客。他居然真的给我跪下来了,我当时泪流满面。我对他:“你不能一而再,再而三。你有尊严,我也有尊严。我还是个母亲,我让你这么打,这么骂,孩子会怎么想?女儿大了以后,她是不是也是可以这么没有尊严地活着?”这是第二次,这一次是典型的精神虐待。
第三次他打我就更没有道理了。事情发生在1999年的5月7日,我记得非常清楚。孩子要参加中考了。中考比高考还激烈,我怕孩子一时发挥不好,考不上普高,就给她报了两个职高,第二天她要去面试。外事高中要看外貌,还要考口语。广告专业要考素描。头一天晚上我正在给孩子复习功课,我帮她温习政治。这时她爸吃完饭就不知到哪儿去了,我们也没管他。我们正温习着呢,他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们也不知道。只听他咚地一脚把孩子的房门踢开了,嘴里骂着:“你们全是精神病!”我还挺奇怪,怎么能进门就发脾气?后来据他说,他一进门,就踩着猫屎了。他边骂边说:“我今天非把这只猫打死不可。”一边说,一边拿了一根棍子追那只猫。那只猫是孩子养的,她赶紧拦住,说:“你不能打我的猫!你不能打我的猫!”他走过来就给孩子几棍子,打孩子头。我一看急了,上前说:“你今天要干什么!明天孩子要面试,你知道不知道!你不能打她。”他抬手就给了我几棍子,我的头上、身上、胳膊上,顿时几条青印子。我和孩子当时就急了。我对孩子说:“你快打电话叫你姑姑和姑父来!”我知道他们有车,来得快。我对孩子说:“他发疯了,咱们谁也拦不住他!”他已经没有理智了,我们必须想办法自救。我给一个当晚说好要来并且有车的朋友打电话,我叫他赶快来。为了要保护孩子,我们把卧室的门插上,我和孩子两个人抱头痛哭,哭成一团。孩子对我说:“妈,您跟他离婚吧!就是为了我,您也跟他离婚。”后来,陆陆续续劝架的人就来了,来了得先把他安抚住。我就让孩子先睡觉。孩子说,“您让我怎么睡得着!”我说:“无论怎么样你也得睡,明天的面试是改不了的。你必须冲过去,没什么退路可讲。”
我们半夜才睡着,第二天醒来一看,两个人的眼睛都肿了。没有办法。我只好起来打一个车,带孩子去面试。孩子在里面面试,我在外面就想,我的这份婚姻还能不能维持下去?我还能不能容忍他?还有没有可能再回这个家?我想不行,这次是不行了。我从第一次就跟他说,不能一而再,再而三。身上的伤痛会好的,但心灵的创痛不会好。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女人,我还有没有尊严?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就实行家内分居了。我想这不是原谅不原谅的问题,一个人的容忍有一个限度。夫妻之间有时无理可讲,但有个容忍度,你超过我的忍耐限度,我就不能忍了。再忍,我就不是我了。从这时开始,我就不想要这个家了。
问:你和你丈夫是如何从相识到结婚的?
在我和他结婚以前,曾经有过别的朋友,但因为两地,又碍于他的家庭背景复杂,当时有出身论的压力,我家很反对我和他好,我们就分手了。我虽然对此有点儿不满意,但现在我也做了母亲,我很理解父母是为了我好。当时年轻,也不觉得爱有那么珍贵。我和我丈夫是同班同学,当时我们一起作论文,我们都对现当代文学比较感兴趣,这样我们就好上了。虽然我也不能说爱他爱得有多深,但是我的选择余地有限,他又追得挺紧,就跟了他。那时候交朋友的面非常窄,没有什么社交可言。男女界线还有,连跨班恋爱都很少。那时社会上大学生还少,总不能等到毕业之后,到社会上找一个学历比你低的吧。当时选择的圈子小,我不后悔我当时的选择。
问:你们的婚姻有感情基础吗?
他是一个才子,有时也挺幽默,是个不错的聊伴儿。但是他太自私了。一个人会爱别人是非常可贵的,可他不会。有一次我发烧39度,躺在床上,他招了一帮人到我家喝酒,跳迪斯科。我对他说:“你给我倒杯水,我渴了。”他答应得特好,但是就是不动手。第二次我又对他说:“你给我倒一杯水。”他又“哎”了一声,就不理我了。他甚至没有主动为我开过一次车门。在他这儿,爱和占有欲混在了一起。我爱过,也被爱过,我有资格谈什么是爱。我觉得人谈恋爱不能太晚,太晚就变得过于理智了,就只有一起过日子的想法了,和年轻时的心态不一样。
我们的生活态度、生活志趣、世界观都不一样,两个人之间很难协调。毕业以后,我这个人事业心比较强,而他比较懒散。这样就造成双方心理都不平衡。日积月累,两个人的反差就开始大起来了。我们这届学生全系160人,当时只有几个留校名额,他就是其中之一。留校以后,学校曾送他到名牌大学进修1年。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我不在乎若干年后谁成就大谁成就小,我难以接受的是他的生活态度。他不去努力挣钱,但我挣来的钱,他花起来快极了。我们一点儿钱也攒不下,可孩子要上学啊。还要防老,我连给自己买一份保险的钱都没有。
问:你认为他为什么打你?
这其中有家族遗传的原因。他是东北人,东北人有打老婆的传统。他母亲脾气非常暴躁,居然动手打他父亲。他母亲让他父亲戒烟,他父亲戒不了。两个人一起去散步,她母亲的手随便往他父亲兜里一插,居然把烟从兜里掏出来,拽到他父亲脸上,并伸手给他父亲一个耳光。家庭暴力有因袭性。我的公公、婆婆都去世了,他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偏袒他,一致谴责他施暴,都在维护我。但是他打人的确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关。他的父母两个人都是再婚,同时个性都比较强,两个人打了一辈子。他母亲原来有一个女儿,他父亲分别与两个妻子有过一儿一女。我前夫是他父母惟一的亲生儿子。用我大姑姐的话:“他被我妈宠坏了。”“文化大革命”时,他父母同时受到冲击,两个人都有不满情绪,都一味地把不满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他从小就是在这样一种唇枪舌剑的环境中长大的。还是在谈朋友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经常在还不到发脾气的时候就发起脾气来了。他们家三代酗酒。他们家是明显的畸形家庭、酗酒家庭。我甚至责怪我父母,他们都是学医的,怎么没有在我们结婚之前提醒我。我父亲说他也不是搞精神病学的,没有想到。
他打我的另一个原因和他脾气不好也有关系。他的脾气很恶劣。他在常人一般还不至于发脾气时就爆发,而且是喷射出来。他了解我,专拣我最容易受伤的地方刺痛我,这是我最受不了的。我觉得他的酗酒有家族性隐性遗传,和他父亲一样,叫缺陷性人格障碍。他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差,但是他伤害别人的能力很强。孩子小的时候,一哭,他就用一双象骨筷子敲孩子头,筷子都敲断了。这表现出一种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
就他的人格障碍我找过有名的专家咨询,看能不能治愈。专家认为,国内国外都很少有治愈的先例,关键在于他拒绝承认自己有病,所以他不跟人配合。其实看心理医生很重要,国外看心理医生的现象很普遍。可是,中国人自己心理有毛病,都不知道找谁去治。
问:你害怕离婚吗?
离婚没有什么。我觉得和他过不下去了,因为超出了我所能承受的底线,我的自尊心受不了,我宁可一个人过,一个人带着孩子奋斗。我通过两年的努力,离成了婚。我上过两次法庭,这中间有一次他出国一年。在这场离婚中我失去的只是锁链,留下的是尊严。第一次提出离婚的时候法官就问我,为什么提出离婚,我说是为了尊严,为了一个做母亲、妻子、女人的尊严。法官听了半天没说话。如果我忍着,我女儿会怎么看?她母亲不顾起码的尊严,她是不是也可以不要尊严?我还怎么教育女儿?他自己没有能力自控,和他在一起连最起码的保障、最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这日子怎么过?他在亲生女儿的重大转折点上都可以不负责,那他还会对什么负责任?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人,怎么和他在一起生活,怎么和他一起把这个家继续维持下去?!
问:打离婚官司的过程中,法院对你的态度如何?
我碰上两个女法官,人情味还是挺浓的。法庭是一个说理的地方,法官对我的同情很明显。我从家出来时拿了一些书和首饰,都是我自己用的书和我自己用的首饰。他要我把东西拿回来。法庭看了清单以后,很保护我。法律给了我一个公道。他在法庭上污蔑我,法官还严厉地制止他。我很感谢区法院。法院宣判时都有意让我们分别到庭,因为我在法庭上被他的无耻气得直哆嗦,心脏狂跳,达120下,一个劲儿地吃药,所以,法庭尽量避免我与他直接接触。我对法庭的做法非常感动。
问:请谈一谈你对女性成功与失败的理解。
我觉得女性刚开始奋斗的时候比较吃亏,但是奋斗到一定程度,女性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女人比男人更包容。女性奋斗到一定的高度,同性少了,反而占便宜了。一旦遇到问题,我不会因为自己是一个女性,就哭。而是冷静下来,自己处理。比如,汽车半路熄火,我会下车走到车前,把前盖打开,看看有什么毛病,而不会坐在车里发愁。家里的事他不管,我不干怎么办?
家庭暴力是女性弱势造成的。一个女的不可能比一个男的劲儿大,这是不可能克服的。我觉得女性自爱最重要。对孩子付出一片真诚,她也会理解你,尊敬你。我很反对为了孩子,什么都不要,连尊严都不顾了。如果我第二次择偶,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不会为了孩子就不交朋友。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感情世界。
至今,我的事业是成功的,我的个人生活也不能说是一种失败。我对这个家尽了最大的努力,倾注了我最多的心血,但是我没有保住这个家,我无怨无悔。我实在不能容忍了,就把这个家给毁了。谁都难免当局者迷。我不认为离婚是一种挫折,离婚是一种解脱,给了我一种自由。我好不容易摆脱了精神上的追杀,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婚是一种成功。
点评:
家庭暴力,有可能出现在任何家庭
陈 敏 家庭暴力,有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家庭。它与施暴者或受暴者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凤仙副研究员,历时1年,对北京100个家庭暴力个案进行了研究。她发现,在她研究的个案中,遭遇家庭暴力的妇女77%是职业女性,受过良好教育,经济独立。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这几年审理的家庭暴力案件中,施暴人群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当事人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其中不少人是研究生毕业。
但是,暴力与一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对妻子施暴的丈夫和长期忍受暴力摧残的妻子出身于暴力型家庭。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对暴力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暴力是婚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暴力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是后天学会的,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遇到挫折或心里不痛快时,会很容易地用对与自己最亲近的家庭成员施暴来获得心理平衡。而出身于非暴力家庭的人,对暴力的容忍度较低,一般不会长期忍受暴力,在暴力初期选择离婚作为摆脱暴力的途径的可能性比较大。2000年12月底至2001年2月底,我国《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总项目“调查与研究”分项目在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九市进行的样本数为3692份的抽样调查,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
易安的前夫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有一份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工作,但是由于他出身于暴力环境,父母之间常发生暴力冲突,因此,当他需要发泄时,很自然地就选择了暴力。而易安的家庭背景完全不同。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未耳闻目睹过暴力,因此她对暴力的容忍度就非常低。这就是使她在受暴初期,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受暴女性都能像易安那样对暴力说“不”,那么暴力在我们这个社会就不会那么盛行。因为施暴者施暴的目的,是要通过暴力来控制妻子,而不是要使自己妻离子散。
愿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
更新:20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