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更多语言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网站留言 网站咨询
□ 新闻报道 □ 监狱视窗 □ 司法行政 □ 警察教育 □ 法律法规 □ 劳教动态 □ 警察风采  □ 学术动态 □ 理论前沿 □ 法案汇编 □ 文献资料  □ 大墙人文 □ 大墙文苑  □ 网站文集 □ 监狱学人 □ 网站专栏 □ 首届长三角监狱学论坛 □ 警务制度创新论坛 □ 汶川地震 □ 监狱警察职业资格准入制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前沿-监管理论-“破窗理论”在监管工作中的运用思考
“破窗理论”在监管工作中的运用思考
监狱信息网 胡玉辉 左运国 
Loading...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这项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了“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一扇破损的窗户,会形成一种“秩序缺失”的暗示,告诉大家这里没有人管,大家可以进行更严重的破坏,由此而会产生难以遏止的连锁性反应,积重难返。即使扭转这种混乱的局面,也要付出艰巨的代价和精力。“破窗理论”在监区管理运用中具有显著的意义,它告诉我们必须要有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窗”的积极警觉性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安全稳定是监管工作的核心,容不得半点闪失。任何一点认识上的麻痹大意,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全局的差错,所以从事监管改造工作,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打起百倍的精神,全力以赴地以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三文明”教育整顿、深化细化管理强化基础、效能建设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是紧密围绕监管安全稳定提高改造质量来开展的,最终实现全年的监管改造目标,那么监区又有那些刻不容缓的工作需要去做,又做了那些工作,更换了多少块破损的“玻璃”呢。

去年十月,马良监狱一监区在外从事劳动的罪犯全部收入监内。劳动项目变了,各项管理要求和监管制度的落实标准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部分罪犯在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下表现出不适应,情绪不稳定。民警多次反映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加大了,但监区支部统一认识,严格规范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加强罪犯管理,适应监管形势的发展要求,没有错。监区要求民警加大对罪犯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纪律规范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加大对违监违纪罪犯的打击力度,罪犯的观念和习惯得以逐步扭转形成,逐渐地认识到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管理状态。罪犯管理组织由三个分监区合并为两个分监区,集中在一个监院进行管理,分监区罪犯劳动组织形式进一步分离纯化,未参加劳动罪犯统一在监区指定的集中管理点由专门的民警负责进行集中管理,组织安排学习或其他活动。对夜班站角监督岗进行了撤消,同时,加强了中门和夜班监督岗值班力量,对监督岗进行了岗位培训教育,对不符合规定使用和有违纪行为的监督岗给以了坚决的撤换,监督岗的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监区领导高度负责,对监区管理的重点时段、民警到岗尽责情况、常规制度严格落实情况、管理中的盲点和死角加大了巡查督察力度,对违反规定的民警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督促改进,对原则性的错误丝毫不留情面。门卫一位民警在值夜班时被监狱督察查到睡觉,ab门落锁不规范,监区支部经研究决定:安全稳定大于天,绝不能姑息迁就,因小失大,危及监管安全,而应该防微杜渐,及时亡羊补牢。对其作出了给以试岗一个月的处理,并对该民警进行岗位调整,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对民警的管理监区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并不把人看死,或者一棍棒打死,而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力是种资源,在监管改造工作中不可或缺,但思想要做通,不能带着情绪去搞工作,如果这样,非但不是关心他,相反,还会在工作中留下隐患,得不尚失。监区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监区从分监区调换两名民警到管教办公室,加强了基础业务工作,在监狱开展的各项专题教育活动中不断取得好的名次,彻底改变了各级领导认为监区基础业务工作长期薄弱的不良印象。强调监区是个大家庭的理念,家庭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很重要,都应该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这个家庭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都应该严于律己,共同努力,奋发向上,不做出有损于家庭利益和声誉的事。家庭中的家长不自私,不自利,既为家庭的整体利益考虑,也为家庭中每一名成员的发展谋划。监区所有民警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这样,所有破损的“玻璃”一块一块得到了更换,房屋里里外外都做了认真的清理和打扫,处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力度所取得的效果日益明显,监区的各项监管工作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监区的精神风貌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

“破窗理论”强调和要求时刻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将危机管理作为监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居安思危,形成独特的危机管理机制。在监区管理工作中,促其时刻高度警惕,当出现影响到监管安全稳定的事件时,决不能掉以轻心,要采取及时果断的措施,妥善处理突发的危机事件。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这就要求必须苦炼内功,注重细节,加强管理,铸造坚固的危机隔离带。在监区管理工作中,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危及到监管安全的事件要有敏锐的触觉,及时发现,认真对待,有效化解。

监区的一些做法:1、监区罪犯管理进一步集中后,罪犯随意活动的空间进一步缩小,民警管理罪犯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得到明显的提高,监区为进一步组织罪犯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建设开辟出各项功能室:储藏室、宣鼓室、医务室、乒乓球室、娱乐室、阅览室、服刑人员超市,制定出罪犯活动时间安排表,落实民警直接组织管理,罪犯的各项活动开展的生动活波,有声有色。2、罪犯集中管理,监区自实施以来,五个方面一直都得到了很好的坚持:坚持做到在规定的时间将未参加生产劳动的罪犯集中带到指定的集中关押点;坚持做到履行交接手续清楚,民警按时清点人数;坚持做到罪犯的活动、学习有民警亲自组织;坚持做到罪犯按互监组进行管理,管理秩序井然有序。坚持做到罪犯晚上集中收看电视,一直到21:30,整体带回监室,清点人数,就寝。3、罪犯食堂任何时间段都有民警直接组织管理,不管是早班还是晚班,罪犯的任何劳作都纳入到民警的视线内,这样确保了罪犯饮食质量和饮食安全,同时,对伙房的锅炉、电器等各种物品每天进行检查,确保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对罪犯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进行督促,及时地领发返还,缩短在监内的滞留时间,确保了监管安全的稳定。4、监内加工车间的管理,四月份,根据监狱的统一安排,监区的劳动生产项目由刺绣转变为打火机零部件加工,监区安排分监区负责生产组织管理的民警,及时根据劳动生产项目的特性,制定出车间生产管理细则,进一步具化了车间劳动罪犯的考核程序、考核内容、奖惩办法,实行奖优罚劣,充分调动罪犯的劳动改造积极性,管理程序进一步科学规范,民警的职责意识得以进一步加强,车间罪犯你争我感的劳动氛围强烈,劳动生产任务明显得到了提高。5、监内罪犯空档时段,民警到岗到位,做到对罪犯进行直接的管理,不虚以应付,流于形式,而是沉下去,深入到罪犯的生活、学习、休息各个环节,民警就餐进行换班,确保民警二十四小时对罪犯全天候管理。对重点罪犯落实包夹控管;对外出劳动罪犯进行严格审批,落实出监手续;对管理中的盲点、死角进行排查整顿,消除管理隐患。6、罪犯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在“三文明”教育整顿活动中,监区重点整治了罪犯的个人卫生和监区环境卫生,对整个监区的环境不留死角地定时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清扫,并在监院内广泛栽花种草,培育菊花幼苗2万余株,购买了油漆和涂料,将所有墙面上的格言警句以及花坛、栏杆班驳的墙面等添刷一新。卫生整顿小组每日早、中、晚三次定时不定时地对罪犯的内务进行检查评比,并严格与计分考核挂钩及时公示检查评比的考核结果,在分监区设立了内务卫生“样板室”,组织罪犯观摩、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提升了内务卫生的整体水平,美化、香化、净化了监区环境。监区还制作了二十块文明规范用语提示牌,安放到监区罪犯活动区域中的醒目地带,让罪犯切身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灌输、感染和熏陶,有效地提高罪犯行为养成。7、监区门卫管理,监区在广泛地征询了基层民警的意见后决定,在民警大会上表决通过,监区门卫夜班值班实行轮换制,门卫男民警编入分监区,而门卫夜班岗位由分监区民警分担,分监区每月抽2名民警到门卫夜班岗位值班。实行这项制度为门卫管理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门卫夜班民警长期从事值夜班对身体的伤害较大,民警上岗值勤时不能按要求做好门卫工作的情况。二是解决了门卫夜班民警长期从事夜班岗位,不参与对罪犯的管理,对狱情发展动态掌握不够,对监管形式认识不足,不利于民警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三是解决了监区民警对各个工作岗位的了解和认识,增进民警对监管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监管安全的稳定。8、对民警的教育管理,强调两线意识,加强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主要做到增强民警素质,加大执行力度,强化纪律要求,确保政令畅通。努力打造一支学习、高效的监区民警队伍,为实现监管工作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马良监狱)

更新:2009-1-16
信息编辑:Chinado
相关信息
※ 从“三个转变”着手 适应监管新工作 (2008-5-21)
※ 对当前监管工作和民警队伍建设的几点想法 (2007-12-3)
热点信息
网络广告
推荐信息
网络广告
Prison.com.cn版权声明网络安全
除本站首发信息外,本网所有信息内容都来自网络,同时都注明稿件版权信息。对于未注明稿件来源的,都为网络原稿未注明稿件。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所有内容仅供关心和期望了解监狱的社会公众和监狱民警观赏、学习和探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对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有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