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网站留言 监狱知道
□ 新闻报道 □ 监狱视窗 □ 司法行政 □ 法律法规 □ 劳教动态 □ 警察风采  □ 学术动态 □ 理论前沿 □ 法案汇编 □ 文献资料  □ 大墙人文 □ 大墙文苑  □ 网站文集 □ 监狱学人 □ 网站专栏 □ 首届长三角监狱学论坛 □ 警务制度创新论坛 □ 汶川地震 □ 监狱警察职业资格准入制 
当前位置:首页-监狱视窗-监狱史话-世界上最有名的监狱
世界上最有名的监狱
上海译报 方陵生编译 
Loading...

伦敦塔:英国“天牢”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国,成为英国国王。1078年,威廉下令在伦敦建造“白塔”,以保护自己免受伦敦人的攻击。12世纪英国著名的“狮心王”理查又在白塔四周挖了护城河,把泰晤士河水引入。13世纪时,在白塔建立了一个皇家野生动物园。1804年,该动物园对公众开放。

“白塔”后成为了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监狱。来自下等社会的、被判死刑的罪犯,常常是在塔外一个固定的地点被绞死。而来自贵族阶层的罪犯,往往在伦敦塔内被秘密处决。

在这座监狱中,有无数阴森恐怖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塔中王子”———爱德华四世国王死后,他的弟弟理查三世篡夺了王位。他将爱德华四世的两个王子囚禁在伦敦塔中。两个王子后来莫名其妙地死去,在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1780年,英国的北美殖民地闹起了独立,大陆议会的主席亨利·劳伦斯被英国殖民当局抓到英国本土,囚禁于伦敦塔。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11名德国间谍在伦敦塔被处决。

除此以外,16世纪,英国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当上女王以前,就曾经被她的姐姐玛丽囚禁在伦敦塔中。

什利塞利堡:俄国“巴士底狱”

1702年在北方战争中,俄罗斯军队攻下了奥列舍克城堡。从那时起,城堡被命名为什利塞利堡,意为“钥匙城”。

18世纪初,城堡逐渐成为了一座政治监狱。在这里被囚禁的有沙皇的家庭成员,包括彼得大帝的妻子。

1825年12月14日,一批年轻的俄国贵族军官(又称“十二月党人”)起义,要求推翻俄罗斯帝制政权,取消农奴制,但起义最终被镇压。“十二月党”成员被关押在这里。在这座监狱,即使是最忠贞的革命者,也会选择自杀,来结束所受到的折磨。

在这里被囚禁时间最长的,是一名波兰部队的少校,他是一名波兰爱国者。俄罗斯人把他囚禁在一个秘密小屋中,直到1868年死去。他一共被囚禁了38年。

1917年2月,俄罗斯爆发“二月革命”,囚犯们被释放了,监狱也被一把大火烧光。(双头鹰编译)

洛克岛:《飘》中的炼狱

读过《飘》的人,对这样一个情节不会陌生:当斯佳丽知道在战场上失踪的阿希礼并没有死时,她松了口气。但当她知道,阿希礼被关在了洛克岛监狱中时,她倒抽了口凉气,再次认为阿希礼凶多吉少。

洛克岛监狱,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军关押南军战俘的监狱。在整个南北战争期间,总共有超过1.2万名囚犯在洛克岛监狱关押。

1863年,当第一批囚犯到达时,洛克岛上的温度不到零度。由于人满为患,卫生条件也相当恶劣。疾病立刻迅速地传播开来,其中一场天花疫情使几百名战俘死亡。

1864年6月份,由于南军虐待北军战俘,北方政府下令不再给洛克岛给养。营养不良和坏血病因此迅速在监狱内爆发,造成囚犯大量死亡。

据一名战俘回忆,监狱里有很多人没有鞋子,他们只能光着脚在寒冷的地里走动。很多人被活活冻死。

美国内战结束以后,监狱被夷平。如今,在这座岛上有两座公墓:一座葬着1.8万名北军战士的遗骸;另一座葬着2000名在洛克岛上死去的南军战俘尸体。

刘易斯堡:战俘一住不肯走

二战时期,美国皮尔斯县的刘易斯堡关押了4000名德国战俘,他们都是在1942年到1946年期间被陆续关进来的。

刘易斯堡监狱有5个战俘营地,每个营地周围都扎有铁丝网和守望塔,但是监狱里面的看守不配备武器,必要的时候,监狱看守会向守卫在最外面防线的士兵求助。每个战俘营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城镇,里面有食堂、小卖铺、啤酒吧、理发店和图书室。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围在铁丝网里面的。战俘营里还办有自己的报纸。

在国际红十字会的监管下,监狱管理严格但条件相当不错。战俘们与驻守在刘易斯堡的美军士兵的住宿条件也一样。战俘们要参加劳动,每天付给他们每人80美分的报酬,可以在战俘营里面消费。他们有时在战俘营里做些维修工作,有时在铁丝网外劳动,包括伐木、清扫灌木丛、修补军服以及在周围乡村里帮助收割庄稼等。

刘易斯堡几乎没有战俘试图逃跑。于是便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有一天,囚犯库特·齐默曼躲在一辆卡车下面越狱,没有任何人发现这件事,直到他自己到西雅图警察局自首,要求回到刘易斯堡。齐默曼后来对军方调查人员说,他溜出去后与西雅图的一个女人同居了两个星期。他们发生了争吵,那个女的把他赶了出来,他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于是就自己回来继续做囚犯了。

除了这件趣闻,在监狱里还举行过一场非常特别的“婚礼”。举行“婚礼”的是一个战俘和他未婚妻的手套;而他那位远在德国的未婚妻在同一天也举行了一场同样浪漫的“婚礼”———与她一起履行仪式的是这位士兵的头盔。战俘们用葡萄酒、樱桃和葡萄柚庆祝这一别开生面的婚礼。

刘易斯堡监狱一直存在到1946年德国战俘被遣返为止。(聆声编译)

苏姆特:比战场恐怖百倍

纵观美国内战的历史,最黑暗最恐怖的地方不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场,而是关押战俘的监狱,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是坐落在苏姆特县安德斯维尔村附近的战时监狱。

1864年,南军节节败退,南方政府开始寻求减轻负担的途径,决定将战俘关押到偏远的乡村地区,一方面便于看管,另一方面也减轻财政负担。

于是在1864年2月底,第一批囚犯被塞入肮脏的牛车运到新建的监狱里,其官方名称叫作苏姆特战俘营。监狱占地 16.5英亩,周围建起了15英尺高的栅栏。监狱最初的设计容量为1万人,第一批战俘到来时,这里的生活还可以勉强忍受。但是很快战俘人数急剧增长,囚犯的口粮越来越少。到7月份时,监狱里关押的战俘达到3.3万人,即使将监狱面积扩大到26.5英亩,每个人平均也只有一块墓地大小的地方。

为了解决资源紧缺的问题,看守监狱的士兵采取了“死亡线”的方法,在离栅栏围墙几英尺的地方树起一道木栏杆,越过这条“死亡线”的犯人立即被枪毙。监狱当局担心囚犯们暴动或者集体逃亡,把一尊大炮始终对准着监狱。

战俘们只能悲惨地生活下去,先来的人用碎木片旧毯子搭起简陋的棚屋,有的人用破碎的帐篷遮风挡雨,还有一些人不得不在地下挖洞居住,像兔子一样地活着。剩下的一些人则什么也没有,他们只得站在烈日下、雨中,或者刺骨的寒风中,没有任何衣服提供给他们。

配给的口粮少得可怜,而看管监狱的士兵们称他们吃的和战俘们一样。有的食物分配下来时已经变质。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南北战争结束时,苏姆特监狱中的战俘死亡率高达20%,比北方最臭名昭著的洛克岛监狱还高出3个百分点。(万点编译)

西雅图:史上最污秽监狱

西雅图监狱设在地下室里,该监狱一直以“美国最污秽肮脏的地牢”而臭名昭著。有记者曾经调查过这个监狱。记者进入监狱前,监狱进行了通风,以去除那股“难以忍受的恶臭”。记者查看的第一个18x16英尺的牢房里关了18个人,房间里很暗,没有光线,两个有栅栏的通风窗口小得不能再小,一张信纸就能将它盖住。记者后来在报纸上评论监狱的牢房为“一个又脏又臭的地方,连养猪都不适合”。

隔壁的一个囚室里关的是戴有脚镣手铐的重犯,里面关着二三十个人,他们吃饭睡觉洗衣服整年都在这一间房间里。地板是餐桌也是床,每天除了清晨用水和肥皂刚擦洗过的几个小时稍好些外,整天都是异味难闻。

在女牢房里,潮湿的墙上寄生虫大量滋生,房间里除了两张吊床外空无一物,外面积雪融化时,水顺着监狱的墙壁流进囚室,只有一个6x12英寸的通风窗口。

在这种非人的条件下,1901年1月5日,西雅图监狱爆发了伤寒疫情。十几名犯人被传染,连周围的居民也受到了影响。这成为美国监狱史上有名的丑闻。

更新:2005-4-18
信息编辑:chinado
标题: *必填
验证:
内容: *必填
相关信息
※ 英“贿赂”外籍囚徒促使他们接受遣返 (2008-3-8)
※ “音乐鬼才”因谋杀狱中度余生 称曾用枪指列侬 (2009-4-16)
※ 英国男女狱官都与重犯偷欢 (2004-4-21)
※ 美国推出粉色监狱“赶”犯人 (2006-10-11)
※ 美国监狱体制管窥 (2006-9-20)
Loading...
网络广告
热点信息
网络广告
推荐信息
网络广告
Prison.com.cn版权声明网络安全
除本站首发信息外,本网所有信息内容都来自网络,同时都注明稿件版权信息。对于未注明稿件来源的,都为网络原稿未注明稿件。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所有内容仅供关心和期望了解监狱的社会公众和监狱民警观赏、学习和探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对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有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