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引
3月18日中午,大片的雪花又把沈阳拖回严冬季节。“他是我们判的,我们也要把他送回家。”为了让一名刚刚出狱的少年回家,沈河区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们顶着风雪启程赶赴绥中。本报记者也全程见证了10小时的寻家之旅。
沈河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李红正准备去吃午饭,发现一少年站在门口。“阿姨,我回不了家了,怎么办啊?”男孩叫小跃,今年17岁,家在绥中县。两个月前,小跃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个月,李红正是此案的审判长。
3月18日,正是小跃刑满释放的日子(看守所羁押日期折抵部分刑期)。虽然走出了大墙,小跃在沈阳却举目无亲,他想起了法官阿姨。从看守所到法院,小跃步行了三个多小时。李红把自己的工作餐拿给小跃吃,打电话请示后决定:送小跃回家!
大雪已经收敛,但路面十分湿滑。合议庭成员李红、黄耀宇、魏东梅及书记员李鹏带着小跃上了路,目的地就是300多公里外的绥中。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时光也回溯到6个月前。
2007年9月份,小跃在沈阳偷了3个手机。小跃对记者说,他7岁丧母,父亲长期没有联系,爷爷奶奶也年高体弱。“家,已经很久没回去了。家里人也不知道我进监狱的事儿,能不能找着不好说了。”小跃望着窗外,低声说。
夜色低垂,小跃从车上下来,不禁打了个冷战。小跃被关进看守所时是9月份,身上只穿着薄衣服。李红怕小跃冷,特意找出一条毯子盖在他身上。小跃向法官阿姨打保票:“这次回去我一定要重新做人,不让大家伤心了”。
车子驶进了绥中县,顺着小跃指的路线开过去,眼前出现了一片拆迁后的废墟。“家呢?”小跃愣了老半天。联系不到小跃的家人,李红法官想到了去当地派出所求助。在绥中县机场派出所,民警听说小跃的情况,帮忙调出小跃父亲的资料,可是户籍上写的还是已经拆迁的地址。无奈,民警决定到拆迁地附近找找线索。
派出所里热闹了起来,民警、热心居民都在打电话寻找线索。一位老人走进派出所,看了看小跃,说:“孩子啊,你怎么才回来啊?你不上沈阳了吗?咋没消息了?”听了这句话,大伙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家找着了!
热心民警派了辆车引路,在走了一段颠簸泥泞的村路后,车子终于在一个破旧小院前停了下来。
警察、法官、记者,这阵势把小跃年迈的奶奶着实吓了一跳。
知道大伙儿是送小跃回家的,老人拉住小跃的衣角:你跑哪去了?让俺上哪找你去啊?
一铺炕,一个破木箱,一张破旧的桌子,还有一个电风扇,这就是屋里的全部家当。看到这样的情况,李红法官拿出了100元钱递给了小跃的奶奶:“好好照顾孩子,家庭和社会的关心都是很重要的,小跃是个好孩子。”
走出小跃的家,大伙的脚步都轻松起来。车子开出了很远,回头再看,月光下小跃和奶奶还站在门口不停地挥手……
“李庭长,孩子都送到家了,咱能吃饭了吧?”司机的一句话把李红的思绪拉了回来,已经10个小时了,大伙还没吃晚饭呢!
更新:200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