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监狱警察,十六年的警察生涯,才感觉到有了一点谈论监狱的资格,但也只是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惑和感想说出来,与大家商榷罢了。我这十六年的警察生涯正处于监狱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从称谓上劳改队回归到监狱,工资待遇上从79元到2000多元,警服样式上与国际接轨,警察身份上过渡到国家公务员,监狱发展上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监狱布局调整、监狱体制改革等等。总之监狱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感觉不能不说深刻。但在感慨监狱的巨大变化的同时,总感到监狱还缺少点什么。监狱警察对监狱和罪犯的态度,社会大众对监狱的误解和偏见,重刑主义和重利思想的普遍存在,一些警察素质始终跟不上形势变化的需求,部分警察的价值观降低,道德的伦丧等等,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为什么监狱发展越来越好,还能出现这些问题?一天,在与一位大学教授吃饭的时候偶然提起了这个问题,他的指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说,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是你们的监狱文化出现了问题。不良的监狱文化对监狱造成了摧毁性的影响。专家的话肯定有道理,于是我开始恶补监狱文化的知识,想从中找到解决困惑的答案。从专业教材著作,专题论文文章到网上各类资料都看了不少,但都因专业性太强,理论太深而学得似懂非懂,摸不着根本。直到有一天看到台北市文化局长龙应台的通俗演讲才始有所悟。她有关文化的演讲使我对监狱文化逐步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了把这些认识写出来一吐为快的想法。
一、对监狱文化的认识
要了解什么是监狱文化,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概念在教材和字典上都有准确的定义,但因其抽象的内涵始终使我不能完全理解。而龙应台的解释却使我感到文化原来离我们是那么的近,她说: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树枝折下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文化其实就体现在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因此,对待监狱文化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识:“在一个文化厚重深沉的监狱里,警察、罪犯、公众都懂得尊重自己——他们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警察、罪犯、公众都懂得尊重他人——他们不霸道,不霸道所以有道德;警察、罪犯、公众都懂得尊重自然环境——他们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就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所以监狱文化离我们很近,它是代代积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监狱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警察对待自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品位,注意自己的举止,还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混日子?对待罪犯是耐心疏导,教育挽救,还是打骂体罚,以恶制恶?对待社会是积极宣传、树立形象,还是相互指责抱怨?罪犯对待自己是认罪服法、积极改造,还是野蛮无礼、抗改违纪?对待警察是履行义务,服从管理,还是顶撞漫骂,消极对抗?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一个监狱文化的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监狱发展的走向。
二、是该重视监狱文化建设的时候了
说到监狱文化,我们一些从事监狱工作的警察很不以为然,认为监狱文化是虚的,形式主义,既不当吃,也不当喝,不抓也罢。精力都放到监狱经济发展,监管改造安全工作上了。这其实这也没错,我们也从近几年的监狱改革中尝到了甜头,享受到了监狱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监狱的这些发展实际上还是非常单一的,当前发展还只是物质和经济上的发展,而单纯物质条件上的发展并不能解决监狱发展中的所有矛盾和问题。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既包括经济上、执法上的硬指标,也要包括文化层面的软指标。因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回答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为了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这个问题对一个监狱警察也同样重要。尽管对一个总体上经费还不充足的监狱来说,经济发展还是个硬道理,但并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解决的。人并非经济动物,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文化方面下功夫。
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存在着与监狱硬指标发展相比监狱文化滞后的现象。监狱体制改革促进了监狱的发展,引起了监狱在执法、经济和警察的工作方式、精神状态,社会生活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原有的价值标准已无助于指导我们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这样人们对现代文化的缺失和对传统文化的背叛问题就显露了出来。文化的滞后,使价值观的约束力微弱,传统的价值规范起不了作用,就容易产生老矛盾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的现象,从而给监狱发展带来新的阻力。
对一个监狱来说,监狱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监狱发展的灵魂。监狱要实现自己的职能——教育改造罪犯,我们靠什么?其实就是靠文化。灌输也好、疏导也好、教育也好、批评也好,都是一种文化的较量。监狱警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一种文化修养、文化品位。发展监狱企业,也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成为监狱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加强队伍建设更需要监狱文化来解决人心问题,新时期的监狱警察队伍要靠文化,观念和法治来管理。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想是该到了重视监狱文化建设的时候了。
三、提倡“文化兴监”
当今,监狱是国际人权斗争的前沿,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因此,为了适应国际人权斗争的需要,为了提高履行监狱职能、维护安全稳定的能力,为了推进社会进步,我们有必要提倡“文化兴监”,以通过文化整合资源,利用文化凝聚力量,不断促进监狱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今天,文化在监狱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赫,越来越重要。它的存在将与经济、政治紧紧交织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监狱的发展。可以说,文化既是一个监狱的灵魂,又是监狱实现快速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它不仅能通过弘扬优秀文化凝聚力量,而且能够通过精神力量推动监狱全方位变革和发展。
提倡“文化兴监”也是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需要。其实,我们有些监狱不是没有监狱文化,而是由于各种原因被一些不良的文化充斥着。举个例子,很多监狱为补充监狱经费不足,需要出外役创收,于是一些警察在总结外役工作生活经历时编制了这样一段顺口溜:“起床比公鸡早晨,工资比民工还少,吃的比猪还糟”。这段顺口溜在很多警察中流传。可以想象,不论你开多么好的动员会,警察在听了这段顺口溜后,肯定会像针扎的气球一样瘪了,没了精神。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所以用好的文化教育人、凝聚人、塑造人、鼓舞人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当今世界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的竞争,是国家“软实力”的竞争。中华文化造就了我们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和时代,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一个国家兴旺昌盛的根基。监狱也是如此,没有文化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因此我们提倡“文化兴监”就是要提升我们监狱人民警察的文化认知,使他们既崇尚文化,严格恪守文化的文明法则和遵从文化的道德规范,又能自觉地将文化用于自己所从事的监狱事业。要学会通过监狱文化宣传监狱机关和监狱警察的良好形象,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监狱发展才有前途,一个现代、文明的监狱形象才能在社会中树立起来。
监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就看我们如何去耕耘。只有努力付出,才能获得监狱事业发展的大丰收。就像《江苏警视》总编张晶说过的那样:“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的建设需要提供丰厚的文化支持与滋养,监狱事业的发展需要监狱文化的繁荣。”让我们大力弘扬监狱文化吧!(作者为辽宁省铧子监狱宣传部长)